同理——三年级(下)学生第3周教育教学心得
3月7日-3月11日:
这一周,又加大了常规管理的力度,三年级的孩子不能松松垮垮的。
秦朗上课几乎动个不停,拿出7块橡皮在玩,后来又用7把尺子在玩,不听课的他学习状态必然是不理想的,成绩就起伏不定了。周五,孩子的父母和我谈心,方知,这孩子特别挑食,荤菜只吃猪肉,素菜只吃土豆等两三样。和家长一起商定用“家校联系册”的方式,记录孩子在家里的生活、学习等。可以看出,孩子吃蔬菜的进步不大,勉强咽了一两口。不知这一做法家长和能坚持多久。当初我为自己的孩子写成长日记,一写就是11年,浙江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教育专著《天天日记》2册。
童子豪是比较难教育的孩子,主要的原因是自控力弱,没有任何自我反省能力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有一次承认自己的言行有错,愿意改正。一次上课时,被我提醒后,在椅子上生很大的气,而且哼哼唧唧,晃来晃去。下课后,我发信息请孩子奶奶来接他回家。奶奶的到了效果如何,也只是尝试,下午孩子果然收敛了许多,不再那么强硬了。这孩子上课不听,而且嘴巴叽叽咕咕,影响班级,读了很多书,但做起阅读来一点脑筋不动,甚至不是题目读不懂,而是根本没耐心去读。让这孩子转变,任重道远。
本周,学生带读国学内容,效果不错,就是部分孩子读书声音不高,有的嘴巴张不开似的,声音低低的,这不符合诵读的要求。本周读的内容有《周易》《笠翁对韵》《新经典日日诵6》《小学文言启蒙》等。
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一个孩子获得南京市儒雅少年评比第一名,让何主任(估计很快就是校长了,四川引进的一位名师,文采飞扬,人也漂亮)推荐一名老师参选“儒雅师长”评比。一开始我对此并不感兴趣。记得自己参加两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评比,都进入最后一关,但都功亏一篑,就知道自己缺的还有很多很多——在江浦实验小学15年,做了那么多的事,得到那么多的好评,却没有一次市级荣誉;为许多老师出谋划策,参加市区级基本功竞赛、公开课,却没有一次市级展示的经历,即使你再出色,再够格,又如何!
何老师写了“教育狂人日记”,里面提到了我,节录如下:,、
今天第一节课空堂,抱着一大摞作业就往学工处赶,坐下来首先忙了行政会议的资料,再把老师们的投稿发到编辑邮箱,想起了南京日报记者的任务——推荐”儒雅师长“,立刻想起了”浦口清之风“老师,给孩子们推荐的国学系列丛书,家长义工带领孩子们读国学,古韵味十足的学生评语,全班孩子身着国学服装,在充满民国风情的”浦口林公堤“展示诵读成果的成长仪式……好想在记者之前去采访这样的班级、老师、孩子,更想像”清之风“老师那样,心向往之地在”菩提树“下诵读经典,不去”惹尘埃“。突然觉得哪怕给我一个选修社团带带也好,可对于已经成了”VIP会员“的我来说,”两会“是永远的主旋律,想想也是够了。不管怎么着,把心仪的老师推荐了,心里就盛开着白色的玉兰花……
视平目极远,心静格自高。谢谢对我的鼓励!我还是得静下心来,好好经营我现在的班级,也请家长多多配合,三年级阶段一起把孩子的习惯养养好,让孩子有同理心——体谅父母,体谅家长!
评论